您当前位置: 问政河北 > 网友谏言

对沧县一些偏远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的建议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2021-03-01 11:01:43

  沧州沧县偏远村庄环境现状的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整治的同时仍有些问题有待解决。

  基础设施不完善,治标不治本现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急于求成,重形式、轻内容,重当前、轻长远。一些地方环境整治只是简单地清理垃圾,美化、亮化工程只重视主干道、主街道,而没有认真考虑农村实际问题。

  农业环保技术推广应用乏力:化肥、农药使用减量不大,测土配方施肥、缓控释肥推广效果不明显,生态农业发展缓慢。生活垃圾处理大多只是填埋,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不高,秸秆、粪便、垃圾和污水等生产、生活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进缓慢;提倡循环利用,但是农村环保设施不完善,无法实现污水及生活污水的良性循环。套用城市标准未能因地制宜:一些地方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机械地规定农村像城市一样干净,而不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实际出发,导致整治成效甚微,农村环境脏乱差没有根本改观,甚至引起农民的反感和强烈不满。

  农村环境保护和整治资金投入缺口大:农村受财力限制不能有效解决后期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日常管理及运行维护的资金问题, 而无法保障设施的长期正常运行,甚至出现低水平运营维护。虽然一些地方虽然建立“户收集、村集中、乡运输、县处理”模式,但由于资金不到位,垃圾清运、处理不及时,垃圾包村现象仍没有得到有效根治。

  整治措施:乡村环境整治应结合本村庄的自然环境和本村的资源特色,从街道环境、房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的风貌要素整治指引。

  街道环境方面

  沿街立面问题:临街房屋:外墙线缆、外墙给水、排水管等,凡影响建筑立面效果的,应视实际需要进行迁移、包裹或涂色;清除违规私搭乱建建筑 ;整治沿街商店招牌。适当隔离与街道整体氛围不和谐的地方可选择围墙等建筑进行遮蔽,隔离出街道空间。

  路面整治问题:修整破损路面,完善村庄道路网;清除占用道路废弃物、违章建筑物;拓宽路面宽度,按照乡村道路基本要求建设,规划实施所有大街、小巷)都要有名字。

  沿街绿化方面:在街道两侧选择养护成本低、易于存活的植物,增加村庄的整体绿化率。

  街道设施方面:路灯要定期维护,完善设施;查漏补缺,增设灯具;因地制宜,增添特色。

  绿化景观方面:结合景观设施设置,融入本村实际特色,增添标志趣味。

  街道卫生方面:保持街道整洁,垃圾桶分布合理。积极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

  房屋建筑方面:房屋修缮问题:修补宜就地取材,选择经济适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材料。美化房屋:整体外观因地适宜,具有当地特色,房屋结构因情况适当调整,增加一些细节设计。

  墙面整治措施:根据本村房屋墙面状况,采用贴砖、绿化、清洗、修补、遮挡、粉刷、增加墙绘、协调风格等整治措施。

  房屋周围的环境绿化:自制简易景观,利用盆景、树木结合水景、花池打造农家景观。围绕着“新房美化、裸房装修、旧房修缮、违章建筑清理、私搭乱建拆除”的指导思想展开行动,结合本村的实际,将农村的房屋统一进行整理美化,设计上多绿化。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安全设施问题:综合考虑本村庄地形地貌、生活习惯等因素,合理设置安全设施。

  出入路口/学校附近:应当设置减速带、减速丘、减速台,路旁坡面应设置挡墙;道路临水一侧应设置耐用材料的防护栏;道路陡峭一侧应设置防撞护栏。

  厕所要消灭露天粪坑,建起水冲式厕所;完善公共厕所,厕所革命要真正落实;研发便捷清洁实用的设备,把农村的粪便资源化利用,改善土壤污染;用乡土元素美化厕所,厕所融合乡村环境同时又成为环境中的一大亮点。

  引用水方面:解决“吃水难”:结合当地的地势特点,兴修水利措施,保障居民生活用水;注重饮水安全,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污水处理方面:循化利用污水,污水处理后冲厕等循环利用。

  农村能源方面:应大范围推广沼气、天然气的普及建设,同时要注重沼气、天然气产生的不安全隐患,政府要制定能源鼓励扶持政策,严防轻管倾向维修滞后情况发生。

  垃圾实行“户分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行“垃圾不落地”,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长效管理机制并进行专项整治活动,指导和鼓励村民主动维护;建立环卫管理制度,由村民分包干有偿兼职打扫,保证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维护。

  采用生物转盘为主体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雨污分离并接入终端。采用具有占地面积小、产泥量少、设备设计使用寿命长、无二次污染、运营管理维护方便、易于扩容改造、可移动式的污水处理设备。

  按照相应(六统一)的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装修、统一布置,统一验收标准,明确建设模式。专门建立卫生管护制度,要求每家每户实行“门前三包”,并遵循“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原则,聘请专门有资质的清运公司运送垃圾;通过采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和县财政补助与村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筹措资金,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并未一朝一夕工程,需要长效的制度体系推进其有效发展,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永久有效发展。首先主体责任要明确,要有相应的资金保障。其次,要确保设备设施完好,形成常态化管护机制。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关键要顺应农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期待,结合本村地貌、民风、产业等特点,以农村垃圾、厕所、污水无害化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的方向,要靠“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实行投入、建设、管理、运营一体化运营。

  (以上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长城网立场,未经核实,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关键词:责任编辑: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