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问政河北 > 网民评政

监管与被监管怎么就成了“猫鼠一家”?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西蒙
2021-05-27 09:42:11

  长城网特约评论员 西蒙

  5月12日,原内蒙古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薛纪宁受贿案,在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薛纪宁落入法网背后,是原内蒙古银监局领导班子5名干部身陷监管腐败的一起“窝案”。

  在薛纪宁开庭受审前,内蒙古银保监局原党委委员刘金明、原内蒙古银监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宋建基,原内蒙古银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志涛,内蒙古银保监局原党委委员贾奇珍等人陆续站上被告席。他们的主要违纪违法行为,均发生在薛纪宁任职期间。

薛纪宁受贿案庭审现场(图片来源: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

  经查,在不法金融集团和包商银行有预谋、分层级的拉拢腐蚀下,薛纪宁等人罔顾党纪国法,私心贪欲横行,甘于被“围猎”,主动求“围猎”,毫无忌惮收受、索要股权、房产、现金和各种贵重物品,共计折合人民币7亿余元。其中,收受包商银行财物占到八成以上。贪腐金额巨大,5人均超千万元,其中薛纪宁受贿超4亿元。

  这起金融系统的“窝案”暴露的问题触目惊心,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监管吃监管,“猫鼠一家”的“塌方式腐败”,领导班子集体沦陷,党对金融监管工作的领导异化了成关键少数的谋私逞威。

  薛纪宁在忏悔录中写道:“他们以股权、金钱为饵,以我妻子为钩,钓住了我这条贪吃的大鱼,把我和包商银行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而内蒙古银保监局原党委委员刘金明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我家人在北京,我又想着退休后去北京养老,包商银行就在北京给我买了一套房……好像一家人一样,完全忘记了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

  银监局负有金融监管的职责,本来是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与纠正,以防出现金融风险。但当监管者与被监管者成了一套利益集团,这种监管关系貌似就形同虚设了。因此,将这起“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问题官员绳之以法,体现的是党纪国法对腐败的“零容忍”态度。

  今年5月起,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和驻会纪检监察组组织开展全系统专题警示教育,全面自查自纠,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

  这就要求各地要对照要求,全面推进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有则改之”防止问题扩大带来更大的损失,“无则加勉”再次以此为契机重申底线与红线,从而形成良好的金融监管机制。

  近些年在不少反腐案例中,我们都能看到“猫鼠一窝”的现象: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给一些商人赚取暴利来“开绿灯”,而这些商人也会“知恩图报”,二者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甚至还有一些官员为黑恶势力提供“保护伞”,破坏社会的治安风气。当纪检部门介入调查后,往往是通过不法商人来“顺蔓摸瓜”,最终查到了他们的“靠山”。

  这也警示各地要反腐之弦不能放松,尤其是一些专业领域更要提高警惕,将权力关进笼子里,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关键词:包商银行责任编辑:张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