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透气本来挺正常的,可最近西安市长安区的一些居民却一直不敢开窗户,因为热力公司说了,只要开窗透气,就要给他们的供暖限制流量。
据了解,西安市长安区新区热力有限公司发给小区居民的函中写道,“在取暖过程中打开窗户会造成室内温度降低,影响整体供暖效果,并且会对资源造成一定浪费。在此后公司将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开窗取暖现象即视为过度用热,将采取限流的措施”。
这样一份带有恐吓意味的函件,折射供热公司服务的简单粗暴和思维固化。社区服务靠沟通而不是靠命令。好好的一件事,本质上是倡导节俭节约,却硬是被搞成了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开窗通风是生活常识。不管是“空调季”还是“供暖季”,长时间闷在房间很容易生病。况且这种“一刀切”式的“不能开窗”,于节能降耗无益,只会增加并激化矛盾。
再者,各户情况有差异,对于供暖产生的舒适度体验各不相同,若硬要拉到一个平台上来使用同一标准,即开窗就限流,那么这种决定无疑是一种懒政和乱作为。
当然,从供暖公司的角度来看,居民长时间,或者大面积开窗通风,经过专业调查属实也有理由认为供暖过度,并进行相应的温度调节,保证资源不被浪费。
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前提是要经过调查。供暖限流不是站在楼底下看谁家开着窗户,就能草莽做决定的。刚入冬季,而且这个小区是新房,长时间供暖,无疑会加速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挥发,而闷热的环境也不利居民健康生活,适当通风就能增加舒适度和体验度。
节能和居民健康没有可比性,公共服务任何时候都要站在民众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如果脱离这一点,一旦利益至上,那民众的权益就无从保障,各种奇葩规定,花样制度就会应运而生。不用心的服务就是瞎折腾,这种服务宁缺毋滥。
随着媒体曝光,供热公司认识到这个措辞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其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本意是“想呼吁广大的用户尽可能减短开窗通风的时间”。
不管是建议还是呼吁,直愣愣的措辞不利于彼此沟通。需要更多柔性表达,站在各自的利益角度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大公约数。
北方的冬天,供暖是第一大要紧事。供暖服务要收获居民的满意,不仅是出发点要好,过程表达和居民最终体验度都要好。换言之,涉及民生福祉的政策制度要慎重决定,服务者“多跑一些路”,社区的居民体验才能“多一分舒适”。(陆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