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问政河北 > 网民评政

小区禁养宠物,能解决不文明养犬难题吗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李有理
2020-12-04 09:09:17

  长城网特约评论员 李有理

  近日,山东青岛的北村新苑小区物业张贴出禁止养宠物的通知引发热议。据物业负责人介绍,因小区养犬较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出行等,经过村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商讨后才做此决定。因通知下发后争论不断,后改为根据《青岛市养犬管理条例》,计划建立养犬业主自助管理系统、规划出禁止溜犬区域等。

  然而,小区禁养宠物,就能解决不文明养犬的难题吗?这显然是值得商榷的。

  不文明养犬行为造成的影响,却需要全部饲养宠物的业主来承担。因为有人不文明养狗,却导致业主不能饲养猫、乌龟、金鱼、鹦鹉等宠物,这样扩大范围的“一刀切”,即使经过村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商讨,也难掩其“懒政”的本质。

  而且,直接以通知的形式禁止饲养宠物,将处理宠物的义务全盘交给居民,显然不合时宜,很容易引发普遍的弃养,导致流浪狗、流浪猫的泛滥,没有了主人饲养的宠物,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和破坏力,从而对小区居民造成更加严重的风险隐患。可以说,一禁了之,不仅没有解决养犬带来的问题,反而加剧了潜在的危害。

  最重要的是,禁止饲养宠物,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禁养通知的“一刀切”,是让全体养犬人为少数人的不文明行为“买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会因为一部分人无故“背锅”导致矛盾愈演愈烈。在相关微博的评论中也可以看到有网友表达“不能因为个别人的不当养犬侵犯其它合规养犬者的权利”。但除了舆论场上的剧烈对抗之外,几乎没有从对抗走向对话的窗口让双方能够理性、有效地沟通。

  进一步看,城市养犬困境的出现,实际上是传统社区规范维系纽带的断裂导致的。传统的小型社区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社区规范的维系,靠的是人情往来、街里街坊等情感纽带支撑。而随着现代化大型社区的出现,陌生人社会取代了熟人社会,导致邻里冲突不再能依靠人情维持,然而本该取代情感纽带的公民公约和基层自治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使得社区自我管理的各类措施在不文明养犬行为面前统统失效,只能依靠没有强制力的倡导、劝说等,使得不文明养犬行为的成本极低。

  文明养犬需要将个体责任制度化、规范化。从行政管理层面上建立明确的文明养犬规范,对不文明行为做出罚款和处罚,让地方执法不仅停留于“倡导”,而是具有明确的强制力。同时,通过构建公民公约,开辟专门遛狗区域等,培育多方力量共同搭建文明有序的公共空间。

关键词:小区,宠物,文明责任编辑:曾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