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问政河北 > 晒政·请围观

河北提升市场监管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贾大亮 马彦铭
2024-09-19 09:02:14

  9月5日,全省市场监管工作推进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会议总结今年以来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

  今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体推进强监管、保安全、提质量、促发展,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不断优化,质量强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扎实推进,“三品一特”安全监管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强化,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经营主体准入更加便利。开展“新四办”质效提升行动,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登记、开办餐饮店等事项全部按既定要求实施。截至8月底,全省经营主体总量达876.81万户,同比增长4.84%,其中企业266.24万户,同比增长7.59%。

  经营主体结构更加优化。以经营主体发展质量评价为抓手,开展制止和防范虚增经营主体工作,进一步清理异常登记经营主体,引导各地推动经营主体量质齐升。大力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助力个体工商户稳定经营、健康发展。

  经营主体帮扶更加有效。配合省数政局出台《河北省“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方案》,向“信用河北”推送信用修复数据21.16万条,实现一次修复、结果互认,助力经营主体快速提升信用水平。印发《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为首次轻微违法经营主体提供改错机会。强化涉企违规收费治理,切实减轻经营主体负担。

  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不断优化

  着力推进精准监管。大力推行综合监管、一业一查,开展企业信用风险差异化抽查。通过数字赋能,建立统一的“企业码”制码、验码机制,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企一照一码”管理。

  着力强化公平竞争。认真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开展不公平竞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加强民生领域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核查垄断问题线索36条。

  着力整治市场乱象。持续推进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开展电子计价秤“缺斤短两”问题整治,实施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行动。

  着力优化消费环境。持续深化放心消费行动,全省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达1.68万家,参与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实体店数量达5896家,累计退货金额4.1亿元。全省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5897个,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000余万元。

  质量强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扎实推进

  持续强化质量管理。扎实开展“助企引智”服务,为全省234家企业引进外籍质量专家276人,引进质量专家的领域更广、层次更高、发达国家占比更大、服务企业效果更好。统筹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工作,选取30条产业链作为省级产业链供应链,建立我省争创质量强省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名单。

  加快新型标准体系建设。我省企事业单位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171项,发布省地方标准144项,现行有效数达2873项,争取国家标准化试点18项。

  持续夯实质量基础。成功举办2024年“世界认可日”活动暨“中国认证认可大会”,20家检验检测机构签约服务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全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站点达到372个,服务企业2.8万余家,为企业减免费用5888万元。

  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全省新增专利授权5.58万件。深入推进专利转化,全省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点率达99%以上。部署开展“守护知识产权”等专项整治行动。

  “三品一特”安全监管全面加强

  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优化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认真贯彻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工业产品、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的规定,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安全责任体系。实行局领导包联督导制度,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积极运用“三书一函”制度,促进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末端落实。

  强化日常监管。进一步落实“三品一特”监管制度,制定了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对4大类67种重点工业产品实施重点监管;对特种设备实施分级分类安全监督检查,建立特种设备超期未检定期督办机制,定检率保持99.9%以上。在国务院对去年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中,我省再获A级等次。

  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强化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以训助学、以讲辅学、以案促学、以测带学、以查督学“五学”工作法,原原本本学,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认真开展干部教育整顿,通过思想作风大讨论、警示教育、业务培训等措施,强化干部能力素质建设。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风建设“深化拓展”年活动,强化行风状况监测评价,常态化排查治理行风问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提出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其中不少与市场监管密切相关,这些都是市场监管部门当前最需要集中力量攻坚、最需要下大气力推进的重点和难点。下一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将继续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加快提高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高质量完成市场监管领域各项改革任务和年度工作,以实际行动彰显市场监管部门的使命担当,更好服务河北高质量发展。

  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进一步便利市场准入。加快推进全国统一企业开办平台试点,完成全省经营主体登记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深入实施,积极开展经营范围个性化表述自主公示试点,不断降低企业开办制度性成本。

  进一步规范登记注册工作。深化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实行依法按期认缴。加强新公司法等宣传解读,引导经营主体理性认缴出资、办理注销登记。

  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探索建立经营主体强制退出和简易退出机制,依法依规有序清理无效经营主体。

  进一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持续做好全国“个转企”试点工作,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扎实推进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提升个体工商户稳定经营能力。

  统筹推进“服务企业行”行动

  抓实质量服务、涉企收费治理、不公平竞争治理、知识产权服务等七个行动,切实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针对企业在质量攻关、工艺改进、技术提升等方面存在的难点堵点,遴选专业技术、质量管理专家组成专家服务团,与企业建立长期服务机制,实施个性化定制服务。

  切实强化质量支撑作用

  持续做好“助企引智”工作。把“助企引智”服务作为推进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加强引智平台建设、质量攻关项目、质量提升培训等方面投入,进一步调动企业引智积极性。根据企业需求举办引智专场对接会,为企业精准匹配专家提供全方位支持。

  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工作。在钢铁、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重点产业,遴选培育质量强省领军企业。扎实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建设和“一县一强链”工作。

  打牢质量技术基础。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推进河北省碳计量中心建设,持续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全省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加强检验检测行业服务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试点、典型检验机构标杆培育工作。

  全面加强品牌培育。指导重点区域制定质量品牌发展战略,开展河北品牌优势和示范企业培育、“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等行动,增强河北质量品牌竞争力。

  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加强京津冀协同地方标准研制,进一步深化区域标准化合作。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城市、绿色低碳等领域,完善雄安标准体系建设。

  加快新型标准体系建设。聚焦标准提升牵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县域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等重点任务,深化先进标准研制,推动我省更多企事业单位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

  推进标准化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省级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案例。积极推动第三批系列技术标准创新族项目建设,部署开展第四批项目研制。

  持续做好知识产权工作

  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充分运用好省级专利资助政策,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对列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的市、县,开展“点对点”“一对一”帮扶。认真落实《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办法(试行)》,助推数字经济发展。

  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通过举办“中国雄安高价值专利大赛”,开展“专利转化燕赵行”活动,组织实施年度专利导航项目等措施,扩大成果共享和应用,提升全省专利转化运用效益。

  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建设,开展知识产权信息进企业促创新强保护等活动,进一步规范全省商标、专利代理行业市场秩序。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落实知识产权专员制度,及时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监测预警、纠纷应对、维权指导等专业服务。探索推进数字化保护监管,加强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

  坚决守牢“三品一特”安全底线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三书一函”、风险预警、暗访抽查等手段运用,优化包保工作机制,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末端落实。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案件查办的震慑效应。

  强化药品安全监管。完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构建风险会商长效机制。持续推进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药品网络销售环节集中治理等行动,加大执法办案力度。

  强化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压实工业品生产销售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生产许可管理,强化安全风险监控。深入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严格问题产品后处理。

  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推进市场监管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燃气领域、危化企业、旅游景区、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的安全排查,加大非法充装行为打击力度。

  积极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

  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为抓手,完善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和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坚决整治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

  大力整治市场秩序突出问题。加强节令食品和重要民生商品服务价格检查,强化旅游景区周边住宿、餐饮、停车等价格巡查力度。加强网络市场监管,围绕中秋、国庆、“双11”、“双12”等集中促销期,严厉打击网络虚假宣传、虚假促销、禁限售商品等违法行为。深入推进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打假保名优”等活动。

  全面提升市场监管效能。推进法治监管,动态调整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市场监管法治化水平。推进信用监管,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拓展丰富智慧监管应用场景,推动实现经营主体“业务标签+全景画像”,提升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贾大亮、马彦铭)

关键词:市场监管,服务责任编辑:张亚